自公安部“放管服”改革措施实施以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树立 “地处边远,但服务群众不边远、工作成效不边远”的理念,积极推动各项改革政策落实落地,推出一系列暖心便民利企举措,全面改进车管服务能力水平,切实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一、聚焦合理放权,“放”得科学,人民期待有求必应。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基础上,科学下放业务权限,将部分车驾管业务延伸下放到偏远地区农村中队,实现农村偏远地区群众就近办、便捷办。一是延长服务半径,缩短服务距离。将核发机动车年检标志、补换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驾驶证补换证、交管12123互联网平台注册面签、变更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变更机动车驾驶人联系方式等多项车驾管业务延伸至离县城最远的派出所办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车管所”,为群众提供就近的便捷服务超过200余人,有效解决了办理业务要跑远路的问题,让辖区群众享受到最便捷的车驾管服务。二是建立社会化登记服务站,让服务更加便捷。为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让群众充分体验到交管“放管服”改革带来的方便快捷服务,车管所全力推行首家机动车服务站—通运公安交管社会服务站。为企业、群众提供办理二手车转让登记、新车注册登记、抵押登记等相关车驾管业务,有效缓解业务量大而导致的拥堵现象,拓宽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的渠道,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真正方便办事群众。自登记服务站开通以来,办理50余笔业务。
二、常态长效监督,“管”得合理,群众利益有效维护。为确保“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推进有力,车管所紧紧围绕“做精业务、做实监督、做强服务”的工作思路,强化监管能力,切实优化交管服务。一是加强智慧监管,保证业务规范性。实行考试监管、查验监管及业务监管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程留痕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强化内外监督约束力,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畅通监督投诉渠道,构建“阳光车管所”,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确保车驾管业务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二是强化内外监督约束力,确保线上线下监管无死角。对每项车管业务都配套出台了相应的业务办理标准、流程、规范和监督管理办法,在车管所导办台张贴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布业务办理规定、投诉举报电话,最大限度畅通监督渠道。同时,充分利用12123公安交管服务平台和政府12345服务热线等语音服务系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集中梳理、分类处置,形成事前有制度、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检查的监管工作机制。
三、织密服务网络,“服”得贴心,群众满意度有力提升。为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在业务大厅设立专门的等候区,设立咨询导办台,热情解答群众现场提问,全面推行导办服务;设立便民服务区,安装饮水机、手机充电站、便民服务伞、提供应急药品、老花镜、免费WIFI、老弱病残孕、警、军烈属、企业等绿色通道办理业务等便民服务,切实做到功能齐全、服务方便。一是推行“一次办、延时办”,提升办事效率。通过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帮办代办等方式调整勤务服务模式,开展延时服务新举措,实行“提前进岗、推迟下岗”的延时服务制度。每天安排专人在大门外维持秩序,保证车辆有序进入。外检查验岗早8点开始查验车辆,下午下班后,车管大厅有值班岗为群众办理业务,保证当日业务完结,真正实现“一次办”,让群众办事只跑一次,最大限度的为办事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共办理机动车和驾驶人业务1100笔。开展延时服务30余次。二是推行“帮办、代办”,提升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车管所大厅设置业务导办,提供业务电话咨询和当面业务咨询,免费帮办、代办车驾管服务便利老年人及一些特殊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今年以来,车管所开展免费“帮办、代办”为群众办理业务40余次,开展引导服务1200余次,提供业务咨询600余人次,大力推动服务帮办、代办,着力解决广大车主和驾驶人及企业在公安交管部门办理交管业务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提升办事效能。积极向办事群众推广“交管12123”APP和“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操作流程和登录方式,让群众进一步“网上办、掌上办”。今年以来,群众通过网上办理车驾管业务200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