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眉山三苏故里的交通安全守护者

来源:眉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 作者:曾修远 发布时间:2022-07-12 17:41:22

近日,眉山三苏祠迎来了大量游客。一大早,眉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铁骑中队的队员们就开始了巡逻排堵工作。

红墙环绕的三苏祠外警灯闪烁,铁骑队员们整齐划一地骑着警用摩托车,威武帅气。繁忙的府街路口,东坡宋城中队中队长刘霞挥舞着手势,指挥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过,烈日下,她的头发和警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1657618939254.jpg 

三苏故里的护航者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三苏祠,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建筑、陈设、楹联、题记,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过去一个月里,三苏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排队参观,据统计,6月9日至7月6日,三苏祠共接待游客量7.3万人次,环比增加508%。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的老城区,城区街道狭窄,学校、医院、商户、住宅相对集中。市民聚居,游客众多,这里平时的交通压力就大。面对目前人车流量增大且集中的现象,这让负责维护三苏祠景区周边交通秩序的东坡宋城中队的工作任务更加大了。

1657618965269.jpg

2013年“4·20”芦山地震中,三苏祠严重受损,祠内16座古建筑遭到结构性破坏。为了提升整个三苏祠景区内外交通秩序管理,确保灾后重建得以顺利进行,眉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东坡宋城中队于2014年9月成立,刘霞任中队长,她也是眉山市唯一的女秩序中队中队长。

 

1657618999355.jpg

“我是土生土长的眉山人,就应该为三苏祠的保护和发展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让前往三苏祠的游客进得来、停得下、出得去,要想擦亮三苏故里这张城市名片,畅通交通必须先行。”刘霞说。

1657619009963.png 

面对辖区内游客多、医院多、学校多、停车泊位少等特点,刘霞和同事们创新工作,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对东坡故里的深深情意,大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重塑了眉山这座千年古城人口密度最大、学校密度最大、医院密度最大的核心区域交通形象。

三苏祠交通的维护者

当前,面对大量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观三苏祠的游客,为了给大家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东坡宋城中队加大了对三苏祠景区及周边的巡逻力度,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查处重点违法行为。

1657619034397.png 

如同大家对三苏祠的热情,连日来的气温也是热力十足。东坡宋城中队的民辅警坚守在“热气腾腾”的道路一线,大家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无惧高温“烤”验,只为换来交通的畅通和游客出行的平安。

1657619079043.jpg

文明交通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作为三苏祠景区交通秩序的维护者,东坡宋城中队为4A级的景区提供5A级的服务。当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东坡宋城中队在景区周边不影响通行的道路摆放上,“本地车辆请让行 游客朋友优先停”的导视牌,引导游客车辆优先停放,协调周边停车场、学校、小区优先满足游客车辆停放。在景区周边加大巡逻力度,及时为游客导航,引导旅游车辆到指定场所或者街道规范停放。如遇游客突发疾病,及时与就近医院医生联系,同时一路绿灯护航,保证绿色通道。如遇游客丢失钱包、旅行包、走丢家人等突发情况,中队民辅警将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为游客排忧解难。

1657619098809.png 

三苏文化的传播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刘霞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她感到,弘扬传承好三苏文化也是东坡宋城中队全体民辅警的责任。“作为三苏祠景区的交警,每天要面对不少游客的咨询,我们更要做好三苏家风家教、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东坡宋城中队的民辅警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主动学习三苏文化,人人争做一名合格的三苏文化义务解说员。中队的工作群里,大家常常分享关于三苏祠,东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或者典故。中队还经常组织大家到三苏祠参观学习,邀请三苏祠的金牌讲解员为大家讲解。  

1657619118026.jpg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是陆游描写眉山的千古名句。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都来领略东坡文化的历久弥新。”

1657619137660.jpg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刘霞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三苏故里交通安全守护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希望游客们来到眉山前往三苏祠,在井然有序的交通中,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曾修远)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