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在第十一国家宪法日,四川省公安厅在战训基地举办全省公安机关信访“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四川省“双百”法治宣讲团成员、“学习强国”平台法治宣讲专家、公安部信访专家谢平作专题报告。
“各位信访干部,你们知道信访的法律渊源吗?”“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一系列与宪法、信访工作有关的提问互动拉开活动序幕。
谢平首先介绍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有关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相关内容以及2024年7月19日上午国家信访局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文件精神落实具体举措相关内容。宣讲根据《信访工作条例》对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从“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基本含义”“维护信访秩序法治化存在的误区”“维护信访秩序法治化基本路径”三个部分进行辅导。
宣讲中,谢平重点宣讲了《信访工作条例》在信访指导思想、信访工作原则、信访工作职责对“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出的要求、方法、路径。
在分析信访的法律属性中,讨论了我国《宪法》“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规定,信访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找麻烦”。
宣讲主要是以公安机关信访秩序法治化的违法犯罪案例为切入点针对法治信访“信访工作的法律属性”“信访到底是什么”等信访法治化的“误区”进行交流,明确了信访工作者在依法开展信访工作中也是一种依法履行职务、依法执法的公务行为,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同时,还为信访工作者依法开展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提供了“五大技巧”。在信访工作法治化实践中,如何帮助信访人依法信访不违法、维权过程不扰序提出了七种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