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叙永县公安局创新交管警务模式以“三聚焦”实现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断崖式下降

来源:叙永县公安局 作者:罗超 发布时间:2024-10-22 11:44:23

叙永县公安局坚持“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绷紧安全之弦,通过创新交通管控模式,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载体,扎实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和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截至9月底,全县亡人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5.48%、17.3%,构筑起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安全屏障。

一、聚焦管控和查处,打好路面管控持久战。加强交通违法查处始终是压降交通安全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必须紧盯事故多发的时段和路段,以常态化、精准化、智能化手段严管严控,增强群众安全文明出行的自律。一是突出重点路段巡管。利用节假日、赶集日等重点时段,加强国省干道、县乡道路、农村集镇等重点区域的管控力度,坚持“白天整治,晚上行动”,全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二是突出科技管控优势。今年以来,正式启用区间点位路段6处,着重针对机动车涉嫌超速违法行为,在事故预防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科技管控优势得以显现。三是突出重点违法查处。采取静态查纠、动态管理、延时治理的勤务管理模式,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涉牌涉证、酒驾醉驾、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突出专项行动整治。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扎实开展普通二三轮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县范围形成了严查严管的整治态势。

二、聚焦整治和整改,打好隐患治理歼灭战。隐患是事故的源头,抓实“两客一危一货”“低慢速”和事故多发路段整治是治理的关键。一是开展运输企业检查。今年累计深入辖区客货运企业、危化品运输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开展专项检查8次、发现通报问题12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二是排查整改道路隐患。叙永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建立并执行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月度分析研判会议制度,推动由党政层面研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公安重点对辖区道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道路隐患移交相关部门予以整改。三是事故复盘定责整改。以全县交通事故道路“防险除患”为抓手,以乡镇为单元,对近三年来的交通亡人事故进行“全量回溯、全程复盘”,按照“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标准定责追责,切实做到“发生一起事故、消灭一类(批)隐患、完善一类(批)制度”。四是加大曝光约谈力度。持续加大对隐患突出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曝光和约谈力度,今年来累计走访重点运输单位7家,高风险企业12家,开展联合约谈11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份,处罚5家企业(由交通局实施),倒逼行业部门履职尽责,消除隐患风险。

三、聚焦宣传和教育,打好交通宣传前哨战。着力突破说教式、常规化的宣传模式,拓宽渠道,靶向施策,切实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穿透力和实效性。一是流动摆摊宣。将交通安全普法纳入法治叙永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乡镇为主发动各方力量,采取“摆摊+流动”的普法方式共同开展“交通安全法治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菜市、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深入浅出普及交通法规,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法治意识。二是打造阵地宣。纵深推进“平安乡村行”“平安交通社区行”,今年来,利用重点节点在乡镇、社区、公园、广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30余次,深入辖区重点运输企业利用“一案一警示”进行面对面宣传,进入辖区美团、快递点宣传50余次。此外,通过设置墙体标语或宣传板报,定期投放警示视频,不断提升群众交通文明意识。三是找准人群宣。每月在企事业单位、村组开展集中宣教活动,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地以案释法,增强企业及驾驶员安全行车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今年来,走进辖区建筑工地、社区、村、驾校、考场等开展“进城务工、一老一小、新驾驶人”等宣传活动100余次,针对春夏季交通安全走进辖区机关单位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宣讲7次,利用微信群开展警示提示100余条。四是警示教育宣。及时将典型案例、违法案例,制作成图文、视频资料,联合村社干部组织开展近期亡人事故现场警示教育宣传教育,切实以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警示性交通参与者破除侥幸心理,并通过现场宣讲、家长微信群发布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教活动50余次,切实增强群众交通风险与安全意识。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