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聆听“四川政法大讲堂”红旗渠精神专题辅导报告

来源: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19 10:53:19

近日,省委政法委举办“四川政法大讲堂”,专程邀请了河南省林州市副市长、红旗渠干部学院名誉副院长李蕾就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专题辅导报告,雅安两级人民法院组织300余名干警参加。报告会后,雅安法院系统迅速掀起了致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学习高潮。

image.png

雅安两级人民法院干警们以支部大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集体学习,在学习中,大家谈体会、谈感受,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红旗渠精神。

image.png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翊表示,这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在艰苦中拼搏、在失败中磨砺、在危险中冲锋、在绝处中不屈的特有品质和精神内涵。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在工作中时刻谨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做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法院朱磊表示,法院的政治属性和人民属性,要求我们时刻牢记艰苦奋斗,我们要在法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奉献、拼搏、担当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握工作全局,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岗位责任,以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任务。开好英模学习教育,加强榜样引领作用,营造树典型、立标杆、学先进的浓厚氛围,以良好作风做好司法为民。

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法院卢静表示,“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们要践行“红旗渠精神”,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围绕大局、紧扣中心去谋划和开展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坚持同人民在一起,锚定目标任务,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坚定信念汇聚起推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天全县人民法院沙马阿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听取了老师关于红旗渠精神的相关讲解和剖析,被红旗渠精神所震撼和感动,作为新时代法院青年,要强化实干担当,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血脉、践于行动,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审判工作中。要敢于在工作中创新,创新审判思路、创新调解办法、创新调研方式,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的满意度,为推进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芦山县人民法院杨雪平表示,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把红旗渠精神根植到法院工作发展中,抗牢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立足岗位、拼搏奉献、建功立业,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弘扬自立更生精神,要不断磨练自己,努力提升自身本领能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坚持不懈,努力攻克难关。弘扬团结协作精神,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凝聚功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宝兴县人民法院杨昕表示,红旗渠的故事和精神让我受益匪浅,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不畏困难,敢于担当作为,始终坚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为宝兴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尽心尽力。

荥经县人民法院王浩表示,红旗渠精神我想可以归纳为12字:心怀责任、敢于担当、切实执行。作为政工干部,要从更高的站位谋划自己的工作,为院党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服务。要善于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在部署谋划全局性工作时,做到心中有数,分析工作重点、难点、痛点,提出的方案要有可操作性。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对一些倾向性问题、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做好防范于未然。要善于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闪光点,加以总结,大力推广,在创先争优中取得先手。

汉源县人民法院徐思亚表示,回望历史,他们开山凿石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修渠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穿越时空,红旗渠精神给予着我力量,且这种力量,是经千年云烟而风云不散,历万般磨难而历久弥坚。如今的我们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更应肩负光荣使命,带头担当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法院审判、执行的后勤保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中国法治大厦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沙砾,为每一名坚守在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上的卫士们积极服务。

石棉县人民法院韩轲表示,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工作中去。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依法公正审理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注重团队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审判工作中的难题。要勇于尝试新的审判方式和手段,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