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微信群辱骂他人,法院判决在微信群持续七日道歉

来源:丁如林 刘霞 作者:屏山县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3-12-27 11:47:58

两村民在微信群聊天中发生辱骂行为,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近日,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辱骂行为人在微信群持续七日向对方道歉。

原告陈某与被告刘某为屏山县屏山镇某村同组人。2023年6月24日23时57分,原告通过“抖音”聊天窗口向被告咨询有关土地政策事宜,被告向原告作出解释。次日双方又通过微信聊天窗口一对一就此事进行争论,后陈某将刘某微信拉黑。6月25日晚,刘某在名为“某某生产队某组”微信群内,通过语音消息向群友发布其与陈某发生争吵的情况,陈某也在群里对刘某进行回复,双方在群内矛盾逐渐升级。当晚刘某在群里通过语音消息发布了辱骂及不当言论信息,至6月29日上午7时许,刘某陆续在案涉微信群发布多条不当言论。陈某也在群里对刘某进行回复。原告陈某为此向法院诉讼,请求被告赔礼道歉等。

法院认为,刘某微信群中发表不当言论,客观上对陈某产生负面认识并造成其社会评价降低。刘某的行为与陈某名誉权受损存在因果关系,已构成侵权,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陈某在微信群内的言论也是让此次事件发酵、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身也存在一定过错。法院综合案情判决刘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在“某某生产队某组”微信群内发布致歉声明,向原告陈某赔礼道歉,每日一次,连续发布时间为七日,致歉内容需经法院审核。如逾期不执行上述内容,则由法院在屏山县屏山镇某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地点全文张贴本判决书内容。

法官说法:“网络非法外空间”,不特定关系人组成的微信群具有公共空间属性,自然人在此类微信群中发布侮辱、诽谤、污蔑或者贬损他人的言论构成名誉权侵权,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