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边法院红格法庭围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探索构建了以“五长息讼”为核心,驻村法官工作室、“午间法庭”、“田间法庭”为支撑,“一府一庭两所”为驱动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枫”路。
村上的“解忧员”之八旬老人的心病
村民有了纠纷,如何足不出村就能高效解决问题呢?红格法庭构建的“五长息讼”调解制度,聘请了25名乡贤长辈、村长、社长、行业会长、经理厂长作为调解员,通过村村覆盖、线上线下提供法律指导,就地就近为村民解决纠纷。近日,红格法庭用好“五长息讼”调解员化解了水坪村八旬党姓老人的纠纷,治好了老人心头病。
据悉,邻居赖某在用挖机平整自家某山坡处凹凸不平的土地时,因土质松软,大量沙土坍塌在下方党某土地中,导致下方党某家约0.3亩土地被沙土掩埋。地被毁了,想要讨个公道,又不想伤了邻居和气,该怎么解决问题,一时成了老人的心病。于是,这位八旬老人找到了该村的“五长息讼”调解员李文东,希望其能为自己“解忧”。李文东了解到具体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赖某,赶到争议现场查看土地毁损情况,核实双方土地四至界限,测量毁损土地面积。双方对土地恢复还是赔偿各执一词,争议较大。李文东随即电话联系法庭,法庭通过实时指导,告知了相关土地及侵权赔偿方面法律知识,并通过联络群向其发送了类似纠纷处理的典型案例。下午,调解员将纠纷双方带到了村委会办公室,并邀请该村书记、社长共同参与调解。考虑到两家土地上下相邻,坍塌的土地即使恢复原状,逢雨季仍有再次掩埋的可能。为不留尾巴的解决该起矛盾,在调解员及村社干部的见证下,最终赖某当场以18000元的价格流转了党某家约1.5亩的土地,两人喜笑颜开地离开了村委会。
过“五长息讼”调解制度,党某不用去法院,就解决了他的土地问题,又保全了邻里情谊。自2022年3月以来,“五长息讼”调解员就地源头化解纠纷313件,参与诉讼调解180余件,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解忧员”。
当前,红格法庭已构建了立案到村社、调解进家门、开庭在田间的司法便民体系。通过设立“法官工作室”, 开设“田间法庭”,让群众“足不出门”就能方便快捷参加诉讼。
家门口的法庭之爱回娘家的妻子
“她眼睛看不见,当初我们想着自己年龄大了,为孩子找个照顾她的人,既然她不愿意和他一起生活,我们也尊重她的想法,离就离吧”老人无奈叹气道。
这是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女方先天性双目失明。2020年3月,男女双方经熟人介绍相识。同年12月,在父母的见证下缔结了婚姻。因身患残疾,女方很少与外人接触,更是对婚姻缺乏认知。婚后女方一直不习惯婚姻生活,经常跑回娘家,一住就是几个月。前不久,女方再次回到娘家,不愿意再回男方家。男方遂至法院起诉离婚。红格法庭受理案件后,考虑到女方特殊情况,便将法庭设在女方家门口,并联系了当地妇联、村社干部及 “五长息讼”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调解当天,为缓解调解气氛,承办法官采用圆桌调解,与妇联工作人员以聊家常的方式,同双方沟通,经过轮番劝说,男方仍然离婚态度坚决,女方也坚持在娘家居住,双方均表示同意离婚。最后,双方心平气和的就离婚及补偿费达成一致。
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就地调解的景象已成为红格法庭的办案日常,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上,法庭与辖区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定期联系沟通,研判矛盾风险,形成纠纷化解合力,今年以来共同化解矛盾纠纷46件。
府院联动之“意想不到的结局”
“法官,真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老余边数钱边激动地说道。这位皮肤黑黝的老人常年租赁他人土地从事魔芋种植。因租赁期间部分土地被征用,老余与该五名土地出租者就青苗补偿费产生纠纷。法庭受理该案后,及时联系新九镇政府,了解土地征收亩数及赔偿金发放情况,联合该村“五长”调解员、村社干部对当事人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通过实地走访、与政府联动调解,一个星期后,五起案件圆满调解,老余当庭拿到了钱。
除此之外,红格法庭还推出了“一庭通办”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立案、缴费、审理、部分案件执行、普法宣传等“全科门诊”式司法服务。2022年以来,红格法庭共受理案件529件,调解案件343件,调撤率80%,各项审判质效居全院首位。通过非诉讼途径源头化解纠纷313件,将矛盾调解在法庭、化解在源头、解决在田间地头。(胡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