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是敢于尝试,勇于担当;是奋斗在前,永不辜负;是勇往直前,奔跑追梦。一位脚踏实地,敢为村民寻找致富路的“吹牛”书记,时任内江市威远县人民法院派驻观音滩镇骑龙坳村的“第一书记”刘明坤与乡村的故事被群众传为佳话。
本就是农村娃的他,到威远县法院工作后,一度以为自己会与乡村渐行渐远,但这次的派驻却让他与乡村有了更紧密的联系。骑龙坳村常年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是川南小有名气的美景“打卡地”。2017年初,当他收到单位通知要到这儿当第一书记,怎么想都觉得是件美差事儿。可再当他车行颠簸3小时、历经山路18弯到达骑龙坳,看到的场景却让他傻了眼。骑龙坳村也是个脱贫村,村里全是大爷大妈,五六十岁就算是年轻人,吃饭三张嘴,只有五颗牙,在这里开车简直需要大拇指踩刹车,小拇指踩油门,容不得半点马虎,村上产业也是大片空白。第一次与村委和村民开大会,他满怀信心地在会上说了一句:“我们要先把农民夜校建起来,把大家都培养成家庭致富能人。”话一出,无人回应,甚至他还成为了村民口中的“吹牛书记”。
吹出第一张名片:“蜜云橘”之甘甜
在村里,老杨家的柑橘皮薄肉甜汁多,但因为缺乏技术、管理不到位,每年只有1000斤的收成,加上销路闭塞、品相不好,3元一斤也被人嫌弃。可他第一次吃这个橘子就感觉到了不同,一个劲儿地对老杨说:“嘿,这个柑儿好吃,我帮你卖!”“这牛是不是吹大了,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其实他的心里也有些打鼓,于是决定先看看同事、朋友们的反映。他买了些果子放在大家上下班必经的单位门卫室,满屋橘香,同事们纷纷打听这是什么品种?此时,他结合骑龙坳独有的地域特色,为柑橘取名“云橘”。看到大家对“云橘”都宠爱有加,他决定在 “威远组工”的微信号上为它代言,讲述“云橘”的故事。
他开始联系邀请内江师范学院柑橘种植等领域的博士到村指导生产管理、传授生产技术,借力“农民夜校”传技解惑,补充产业发展的“技术之钙”,培养出农村家庭能人196户,引入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500余亩,激发了村民产业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积极与单位协调,出动资金制作骑龙坳村精品云橘包装盒3000个,采取订单式销售模式,瞄准威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群体,发动周边朋友拉订单,自己开车做转运,近的送货上门,远的快递邮寄。
“云橘”品牌就这样越传越远,曾经3元一斤无人问津,如今8元一斤也供不应求;村民们的年收入从3千元增长到了4万元;2亩“云橘”园扩大成了300亩的种植专业合作社。让“观日出,赏云海,品云橘”成为骑龙坳的名片。
吹出第二张名片:“黑山羊”之鲜美
骑龙坳村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林下杂草丰盛,适合养殖黑山羊。由于黑山羊属于纯天然养殖,其主食为牧草、天然野草和玉米等粮食,导致养殖户熊疆的投入大、成本高,规模自然也就小了。2019年,他提出了“为你代养”的思路,养殖场以3.5元一天的养殖价格为买主代养,又协调11户村民以一年500元每亩的价格将土地流转出来,帮助熊疆“腾笼换鸟”,扩大养殖规模。现在,这个以代养为主的养殖圈舍占地10亩,换了地方之后规模大了,成都的公司也找到熊疆帮他们代养,目前现有黑山羊存栏1450只,年出栏约2500只,其中,为成都某公司代养的生态羊出栏量约1500只。这样的代养方式让熊疆只需要支付土地流转、圈舍投资、工资、黑山羊的吃食和疫苗费用,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2019年,熊疆净收入比2015年涨了10倍。
除此之外,养殖场还解决了一批村民就业的问题。今年61岁的李翠芳在养殖场务工,任务就是负责每天下午2时至6时放羊,一个月收入1200元。说起现在的工作,李翠英说:“每天就只有下午才上班,平时可以种点庄稼,还可以照顾家里。”她觉得现在的生活轻松又满意。不仅如此,连黑山羊的排泄物也能变废为宝,为全村“云橘”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既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又能带动当地村民务工增收,这样的种养循环模式,带动骑龙坳稳步发展。
吹出第三张名片:“乡村游”之兴旺
威远以穹窿地貌著称,沟壑纵横,溪谷里水气充沛,林木葱郁,常年可见云雾映日的奇特景观,尤其每遇雨后天晴,沟谷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骑龙坳云雾风光位于威远穹窿地貌的中心地带,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54%,长葫水资源保护区环绕四周。逢晴日,看朝阳跃云海,分外壮观,在摄影圈有着“中国最美云雾之乡”的美誉。
旅游的兴旺带来了发展商机,村民们开起农家乐,卖起特色农产品,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2020年疫情防控之初,骑龙坳村所有农家乐暂停营业,乡村旅游停止接待游客,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沐浴着春光,骑龙坳村逐步开始接待游客。为了保障旅客安全,他走访全村7家农家乐,提醒他们每天至少要消毒3次,一定要把客人控制在房间数的三分之一。2020年,骑龙坳游客量接待量达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400余万元。
2021年6月,他离开骑龙坳回到单位,在村上的这4年,是他人生中最青春、最精彩,收获最多、感触最深的4年。这4年,他用双脚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坐百家板凳,解千家难题,种下了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希望的种子,吹下的“牛”,也一个个成为现实。
一年时间匆匆而过,他提笔时,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他与骑龙坳村的故事还会继续,他和他的乡村都在前行。他相信,无论怎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我们用青春书写历史的步伐,都无法阻挡我们对美好生活,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都无法阻挡我们坚定自己的选择,不负青春不负美丽乡村! (钟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