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借名贷款无奈背债 被执行人偿还本息680余万元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 作者:谢雅琴 发布时间:2022-08-19 09:33:56

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相互帮助很正常,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当好友向你求助,声称自己因生意周转急需用钱,希望借用你的名义帮忙贷款时,谨慎而为,万不可冲动行事。近日,纳溪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顺利执结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名义借款人履行本息共计680余万元。

张某某与刘某系朋友关系,刘某因急需用钱,让张某某从银行贷款数百万元帮自己救急,并承诺这笔贷款的本息均由刘某进行偿还,刘某在该借款合同中以担保人身份出现。后因刘某未能及时偿还借款,银行将两人诉至纳溪区人民法院,并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查得张某某名下有银行存款80余万元且经营着一家公司,刘某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遂依法扣划了其名下银行存款,张某某表示,当时朋友刘某称想借用其名义向该银行贷款,每月由刘某负责还款,不需要他支付任何费用。刘某再三请求之下,他才答应以自己名义向该银行申请了贷款。没想到刘某后续没有依约还贷,导致他坐上了被告席并成了被执行人,悔不当初,为了不影响其名下公司正常经营,张某某各方筹措资金,最终偿还银行借款本息共计680余万元,至此,该大标的案件执行完毕。

法官提醒:借名贷款往往源于实际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在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从而需要借用他人名义获取贷款。对名义借款人而言,自己没有实际使用款项,却要背负还款义务,一旦实际用款人无力还款,名义借款人就很有可能成为金融借款合同的被告乃至被执行人。因此,面对亲友的请求,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充分考虑借名贷款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后果。

(谢雅琴)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