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宜宾法院立足审执工作实际 主动延伸司法服务 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来源: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金晶 陈西苓 发布时间:2019-12-16 18:56:12

  为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力度,宜宾法院作为全省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典型代表,深入贯彻各项涉民营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地方发展需求和审判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将司法服务贯穿于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今年上半年,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达583.7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5.59%,首次跻身全省第三,同比上升2个位次,增速9.6%,名列全省第一。


一、主动延伸诉前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转变司法理念,主动把服务保障工作延伸至诉前,通过多种形式,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建机制强保障。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为企业家创新创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各项司法服务举措具体化、项目化;建立与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常态化开展会商研判,及时通过司法建议等形式预警行业风险、帮助科学决策;建立与工商联、商会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机制,针对民营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等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二是勤走访解难题。领导带头“走出去”,两级法院主要领导带头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采取主动做好与临港经济开发区30余户重点民营企业的对接,持续了解司法需求,精准提供司法服务;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园区企业一线,靠前提供司法服务。找准时机“请进来”,制定相关文件时主动听取企业意见,先后组织各类座谈会7次,四川省茶业集团等数十家企业代表向法院提出司法需求和工作建议;结合现场见证执行、旁听案件庭审等邀请企业负责人走进法院200余人次,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解纠纷除隐患。将诉源治理实质化与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引入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形成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合力。近两年来,两级法院共委托委派第三方调解各类案件7986件,调解成功5862件,调解成功率73.4%,有效减轻企业诉累、节约诉讼成本。翠屏区法院与该区工商联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促进涉企矛盾纠纷尽量通过调解解决,最大限度降低民营企业诉讼负担,把纠纷解决在源头。


二、依法加强诉中保护,全力保障企业发展

  将依法、全面、平等保护原则贯穿于涉民营经济各类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全过程,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

  一是升级诉讼服务,参与诉讼更加便捷。宜宾两级法院投入500余万元,升级全部诉讼服务中心、建成38个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点,并在建设规范、设施配置、工作职能、服务流程和形象标识上实现统一,形成“一心多点、全域覆盖、联网运行、就近服务”的网格化诉讼服务格局。将材料收转、档案查询、文书送达等审判辅助事务剥离到诉讼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先后运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微信缴费等13个诉讼服务系统,为企业及群众提供各类诉讼服务25万余人次,网上(跨域)立案1万余件,企业参与诉讼更加便捷。

  二是深化繁简分流,参与诉讼更加高效。成立民事快审团队,针对涉企金融借款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物业服务纠纷等类型案件试行要素式审判,全力提升审判效率。自今年7月8日正式运行以来,已审结案件128件,其中涉民营企业案件71件,占比55.47%,平均审理天数仅有9天。出台小额诉讼实施办法,推出法定限额内强制适用、30万元内经双方同意优先适用等措施,自主开发诉前调解、小额速裁自动识别分流系统,将属于小额民商事纠纷的案件实行系统自动分流,进一步提高涉企小额诉讼案件办理时效。

  三是依法平等保护,参与诉讼更加安心。严格落实平等保护要求,禁止超标的、超范围、选择性保全。对能采取“活封”“活扣”措施的,尽量不“死封”“死扣”,使保全财产继续发挥其财产价值。积极运用置换担保的方式,采取对被保全人权益造成限制或损害最小的财产保全措施,避免因财产保全措施不当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是依法清算破产,退出机制更加畅通。着眼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执行转破产”工作。成功审结全省首例“执转破”案件,处置涉案标的1500余万元,化解执行案件23件,入选四川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十大典型案例。截止目前,宜宾中级法院共审查受理“执转破”案件12件,关联执行案件284件,执行标的1.75亿元。宜宾中院制定《破产管理人援助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并向市财政局申请五十万元的破产管理人援助经费,加快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助力企业重组再生和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严打非法行为,市场环境更加优化。深度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侵犯民营企业及经营者财产的犯罪,保障民营企业及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在办理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2.12”专案中,对以饶拾元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强迫交易、巧取豪夺等非法手段攫取的经济利益,坚决依法处置,共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3.2亿元,对该团伙染指的煤炭、建筑、房地产及酒店等行业进行集中整顿,彻底消除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


三、精准细化诉后分析,服务对应企业经营

  深挖审判数据资源,着眼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开展专项分析,提出针对性工作建议,为民营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一是助力防范风险。对2018年以来5000余件涉企纠纷进行大数据分析。在听取部分民营企业意见后,形成《合同中的二十个常见风险提示——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建议》,以民营企业签约及履约过程中常见的“陷阱”为切入点,从合同签订时的背景调查手段、违约情况的处理、合同的语言陷阱、诉讼风险的补救、降低诉讼成本等若干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印制成册并分发到全市1000家民营企业,得到企业广泛好评。

  二是助力经营决策。编发《民事审判白皮书》,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民间借贷、劳动争议、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等类型化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和针对性建言,供企业决策参考。编发《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2015-2018年)》,总结该类案件基本特征,分析处理难点及面临的挑战,引导各方正确理解法律,合法理性维权。结合宜宾大学城和科创城建设推进实际情况,编发《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18年度)》,同步对11起侵害商标权案件进行集中宣判,引导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三是助力懂法守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和“法律十二进”活动。对具有典型意义、示范性强的案件,邀请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观摩庭审,面对面进行精准普法,充分发挥庭审的现场警示和一线宣传作用。在持续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等传统媒体合作的同时,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拓展法治宣传阵地、强化宣传效果,助力企业懂法守法、依法维权。(金晶 陈西苓)

责任编辑:赵博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