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跨越人心中的大山 为守信被执行人点赞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 作者:谢雅琴 发布时间:2025-04-08 11:48:02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那么我们对被执行人的“成见”是什么呢?“老赖”“欠钱不还”“失信人”......这是很多人对被执行人的“成见”,但今天的案件打破了这个“成见”,无关失信被执行人,是配合执行、主动还款的被执行人。

这是一起再平常不过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因法律文书生效后,张某仍未履行金钱给付义务。无奈之下,刘某向纳溪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张某成了被执行人。

收案后,我通过司法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张某各类财产进行了全面查控,并依法冻结了其名下银行账户等。依照法律流程,我电话联系了被执行人张某,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进行约谈,试图能再深挖出一些财产线索。

才坐下,被执行人张某便开始大倒苦水:“法官,不是我不想还钱,而是经济状况确实艰难……”原以为又是一位走“苦情路线”的当事人,我正要严肃告知其逃避执行的严重后果,他却话锋一转,语气坚定地说道:“不过,我已经筹集了一些现金带来,我也不想被限高、当‘老赖’。剩余部分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一定想办法及时还上。”接着,他详细说明了后期打算和获利途径。

image.png

从事执行工作多年,我见过太多不理不睬、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像张某这样主动申报财产线索的,实在少见。申请人也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给予时间偿还。本以为案件就此告一段落,我也准备好制作执行和解协议,谁知被执行人站在旁边打了一个电话,激动地说:“我一个朋友愿意借钱给我,请申请人把银行账号发给我,我让朋友立马转账!”就这样,这起民间借贷案件圆满执结。

分别时,双方冰释前嫌,还有说有笑……

image.png

我送他们离开,眼看他们汇入人海,像每一个故事的结局。“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张某在逆境中选择直面人生困境、选择诚实守信。“人之所助者,信也”,行而不辍,为他点赞!

人无信不立,诚信,既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更是一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法律并非仅有威严而缺少温度,执行也并非只代表创伤与割裂,只要心中充满良知道德,只要保持对法律的尊崇敬畏,即便是被执行人,也一样能够彰显真情和初心,用实际行动打破“成见”!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