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人民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切实做到将非诉讼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4月2日,泸州市劳动争议工会法律服务站在泸州市诉讼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李堂兵,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俊,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坤,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瑶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前,市总工会、市法院、市人社局三方共同会签了泸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在法院设立工会法律服务站,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实践,也是深化“工会+人社+法院”多元解纷机制的有力创新。这一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我市劳动人事争议治理工作迈入法治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新阶段。
据介绍,该法律服务站由市总工会、市法院、市人社局三方共同设立,办公场所设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配备站长一名,工作人员一名。主要开展有关劳动保障、工会工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法律咨询以及劳动争议调解、诉调对接等相关工作。法律服务站的工作目标是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依法对接、多元化解,最终达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
下一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化解工作将以服务站为纽带,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牢固树立“职工至上”理念,聚焦工资拖欠、工伤赔偿、劳动合同等高频纠纷,畅通服务绿色通道,切实做到“职工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当好权益保障的“贴心人”。 构建起“多元共治”格局,法院强化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劳动监察职能和劳动争议仲裁职能,工会积极组织专业律师、调解员队伍驻点服务,三方协同做到“调解一案、规范一片、稳定一方”。 健全案件分流、跟踪回访、典型案例研判等制度,探索“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等,以“机制创新”强品牌,争做改革探索的“先行者”,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泸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