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筠连县法院依托科技手段,通过微信线上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为当事人提供“少跑腿、低成本、高效率”司法服务,赢得双方当事人赞许。
基本案情:2015年,原告朱某与被告单某甲经人介绍认识后确定恋爱关系,2017年生育一子单某乙,双方一直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之后,双方常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2018 年 11 月,原告携子离开被告,独自抚养孩子至今。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原告感到抚养孩子的压力逐渐增大,已无法独自承担孩子生活、学习等日常开支,于是起诉至筠连县法院,要求判令单某乙由原告抚养,单某甲支付自2018年11月起至单某乙年满18周岁止的抚养费。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涉子女抚养纠纷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亲子间的关系,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得知原、被告均在外地,短期内无法到现场,且单某乙现就读小学二年级,原告独自承担其各项开支确有困难,为了保障未成年子女权利,及时化解矛盾,在征得原、被告同意后,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建立微信群,将双方当事人“聚”在一起,通过线上调解方式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一方面化身法律宣讲员,向被告释明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变身“知心大姐”,向被告述说原告多年来独自抚养子女的种种不易;另一方面从情理出发与原告沟通,一次性支付大额抚养费对于被告来说确有困难,建议其考虑分期收取。经过承办法官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该案得以成功化解,既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目前的困境。
近年来,筠连县法院努力践行“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充分借助微信、云上法庭、多元调解平台等数字化庭审开展远程办案模式,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诉讼服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探索便民诉讼新方式、新做法,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提高办案效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