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你用心办案,消除了我们亲人之间的隔阂”,刘某来法院领取民事调解书时激动地说到。不久前,他被自己的外孙女告到了法院。
外孙女为何
将亲外公告上法庭?
什么样的纠纷
让两人对簿公堂?
近日
纳溪区法院
成功调解了一起拆迁款纠纷
原告姜某某系被告刘某外孙女。 2024年8月,姜某某了解到因其户籍地所在的某项目征地拆迁,其属于拆迁安置人口,享受拆迁安置补偿待遇,且享有的征地拆迁人口过渡费已由刘某签字领取。 姜某某在父母离婚后一直随父亲租房居住,近来因在职业学院读书,需要较大经济开销,姜某某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刘某支付其征地拆迁人口过渡费。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便与刘某联系。。。 暴躁的外公 我在忙,要钱就喊她自己打电话。 点击查看潜台词 我不管,打官司没用! 法官又与姜某某联系,劝说其与外公沟通。 之后再与刘某联系。。。 妥协的外公 其实我就住在法院附近,她还是小时候来家耍过,之后双方基本没有联系,请法官同志约她一起到法院调解嘛。 本案“潜台词”分析如下: 外孙女一纸诉状为学业 外公嘴硬心软,其实挺在乎外孙的 案件处理要“分清是非”,更要“守护人心” 双方都是亲人,有事好商量 调解过程中,法官本着“双方都是亲人,有事好商量”的原则,倾力进行调解。 外公,我是因为上学 需要学费和生活费才起诉 外公从没想过不给你,本想 等到你长大成家了再给 现在既然读书需要钱,我马上给 调解结束后二人在姜某某母亲的陪同下前往银行,刘某取出现金当场支付给了姜某某。 谢谢外公 我有空就来看您老人家! 姜某某也表示自己以后会和外公多保持联系。 此类亲属之间的民心“小案” 不仅关系到小家庭的和睦 更关乎全社会的稳定 法官在案件审理中要寻求“最优解” 不仅要解法结 更要化心结 唤回宝贵的亲情 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