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玫瑰与巧克力的芬芳弥漫大街小巷,而在纳溪区法院江宁法庭的调解室里,一场“特殊”的“爱情保卫战”悄然收官。主角是一对“90后”夫妻,因家庭琐事争执不断,走到离婚的边缘。经法官“柔性调解”,原告主动撤诉,小两口重归于好,带着年幼的孩子,找回了生活的“小确幸”。
琐事积怨,法庭上的激烈交锋
小王与丈夫小刘,被生活的琐碎消磨了曾经的甜蜜。家庭收入的减少、育儿观念的差异,让争吵成了家常便饭。矛盾日积月累,小王终于无法忍受,向法院递交了离婚诉讼。
调解室内,小王满脸泪痕,情绪激动:“法官,我真的不想再和他过下去了,今天必须离婚,我已经受够了这种日子!”小刘也满脸疲惫与无奈,大声回应:“我也受够了,她天天和我吵,我压力大得快喘不过气,离婚对我们都好!”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激烈的争吵声几乎要冲破屋顶。
心理咨询,画里藏着对家庭的眷恋
面对争吵不休的两人,法官灵机一动:“你们都说没什么好说,却又吵个不停。既然不想说,我们也不想听你们吵,那就画画吧,把心里的想法都画出来。”随后,法官联系了合作的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借助引入心理咨询机制,缓解双方对立情绪,实质性化解这对夫妻的矛盾。
看了小刘的画,心理咨询师和法官默契对视。画里是三只憨态可掬的鸭子,心理咨询师轻声问道:“为什么画三只鸭子呢?”小刘有些难为情,表示自己不会画别的,“三只鸭子”就代表一家三口,最大的鸭子是自己,中等的鸭子是妻子小王,小鸭子是他们一岁的孩子。
心理咨询师笑着解析:“这就对了,从你的画中可以看出,你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一家人团聚,鸭子的大小也表明你想扛起家庭责任,带着家人努力生活。”原来,在小刘心底,对这个家的爱从未消散。
柔性调解,重归幸福的团圆之路
从受理案件起,法官就没有急于开庭,而是耐心组织调解,以“倾听者”的角色深入了解双方诉求。在沟通过程中,法官也发现两人感情基础深厚,矛盾多源于沟通不畅。考虑到他们年仅一岁的孩子,法官以“孩子成长需要完整家庭”为切入点,引导两人换位思考,回忆往昔温情点滴。
最终,小刘率先反思自身不足,真诚表示以后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会兼顾家庭,多为妻子分担家务,陪伴孩子成长,不再让妻子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小王听后,泪水夺眶而出,心结也随之解开。两人相拥而泣,所有的争吵与矛盾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小王当场申请撤诉,小两口带着年幼的孩子,满脸幸福地走出法庭。
司法柔情,守护万家灯火
“婚姻不是童话,但用心经营便能抵御风雨。”家事审判不仅关乎法律公正,更承载着修复情感、守护亲情的社会责任。法官耐心细致的“柔性调解”,化解双方隔阂,让濒临破裂的家庭重获新生。
情人节促成有情人,让法官备感欣慰。情人节,不仅是爱情的庆典,更是对婚姻责任的深度思考。纳溪区法院江宁法庭始终秉持“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将法律理性与司法温情深度融合,为无数家庭点亮“破镜重圆”的希望。愿每一段缘分都能被珍惜,每一份承诺都能以爱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