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正确认识“执行不能” 以案件为例释法明理赢得当事人理解

来源:古蔺县人民法院 作者:张杰 陈林 发布时间:2024-10-29 15:26:59

司法实践中,有一种无奈叫“执行不能”。当法院穷尽各种强制执行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导致无法兑现胜诉判决确定的权益,案件便陷入执行不能。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讲,心心念念的胜诉权益迟迟未能兑现,容易对法院执行工作产生不理解、不尊重、不支持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司法公信力。为增强申请执行人对“执行不能”理解,近日,古蔺县法院以案件为例释法明理,赢得申请执行人的理解和认可。

1730186838341.png

案情回顾:2024年3月12日,古蔺县法院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作出判决,判决王某一次性偿还周某30000元。判决书生效后,王某未履行还款义务,周某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依法冻结王某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但未查控到可供执行财产;经不动产中心、国资金融、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及村社多方调查均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经穷尽执行措施,未发现王某有可供执行财产,该案陷入“执行不能”。法院依法对王某采取司法拘留、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等惩戒措施。

1730186875547.jpg

释法明理:执行法官主动约见申请执行人周某,向周某介绍了案件情况并进行释法说理,告知周某本案“终本不终执”,“终本”后,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仍然有效。如果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可以随时申请恢复执行,让案件重新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最终,得到申请执行人理解支持。人民法院为人民,古蔺县法院将始终厚植司法为民情怀,不断加大执行力度,丰富执行举措,强化执行联动,穷尽一切强制执行措施迫使“老赖”履行义务,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让司法公平正义可知、可触、可感。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