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婚姻家事案件中的执行力度与温度

来源:江阳区人民法院 作者:周代宇 发布时间:2024-09-30 09:26:20

婚姻家事案件一直是民事案件中的执行难点,存在财产分割难执行、抚养权探望权难执行、家庭纠纷难执行等问题,案件执行结果更关系到子女成长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诸多民生问题。

近年来,江阳区法院持续聚焦“司法为民再深化”,深入推进婚姻家事案件执行,以执行“力度与温度”并行,努力啃下民事执行中的这块“硬骨头”……

1727659613832.png

执行故事

要让父亲这一次能见到孩子,更要让父亲以后都能见到孩子……

在小李(化名)与小王(化名)离婚纠纷案件中,双方在诉讼阶段达成离婚调解协议,房子由女方小李所有,小李应补偿男方7.5万元,该7.5万元品迭男方小王应支付孩子至2028年的抚养费,小王可每月探视孩子三次。可后来,小李因为疫情等原因,每月收入不足以负担孩子生活费用以及房贷费用,欲要求小王支付一定补偿缓解困难,小王拒绝后,小李及其家人便阻止小王探视孩子,小王遂申请执行。

1727659632329.png

执行干警通过调查,了解到小李家庭确实困难,而孩子外公外婆对前女婿也怨念极深。“让父亲见到孩子不难,但家事案件的执行不能只有力度,更得有温度!”执行干警考虑到要让父亲这一次能见到孩子,更要让父亲以后都能见到孩子,于是当起“和事佬”。

“咱们就慢慢和他俩磨,磨开他们的心结!”执行干警耐心地给小李和其家人做起思想工作,以身边真实案例告知孩子“缺失”父爱的危害,同时也积极劝说小王多考虑孩子的成长环境,多为孩子着想。

经过不下10次的组织磋商,释法明理,小李和小王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小李也放下心中芥蒂,不再阻挠父女相见,而父亲也主动额外给予孩子500元生活费。当天,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执行手记

 以“三心”化解矛盾——秉持诚心、保持耐心、怀揣同理心

婚姻家事执行案件是典型的案情简单、标的不大但矛盾较深的案件,执行难度也较大。解决婚姻家事的执行难题最核心最根本的还是“解心结”。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的“三心”——秉持诚心、保持耐心、怀揣同理心,对化解双方矛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婚姻家事执行案件中,“三心”与双方之间的矛盾,就犹如“磨石”之于“铁杵”,用“心”去化解矛盾,铁杵便会被磨得越来越“细”……

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和财产纠葛,画下句号……

小张(化名)申请执行其生母赵某(化名)和继父朱某(化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赵某和朱某向小张借款购买教练车后未按时还款,本案历经多次执行都难以化解矛盾,且赵某和朱某之间又存在较大家庭矛盾,双方早已积怨已久、貌合神离。本案既有夫妻矛盾、家庭矛盾还有财产纠纷,一旦处理不好,将可能衍生更大矛盾。

1727659650674.png

面对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和矛盾,执行干警理清思路,条线分析,就问题逐一破解。

“虽然这是家庭内部的财产纠纷,但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仍然需要履行,借小张的钱也应该按期归还……”

“至于夫妻之间的矛盾,宜解不宜结,尽量能和平解决问题……”

执行干警组织三方进行了多次调解,阐明法律相关规定,最终,三方达成了履行协议,赵某和朱某自愿离婚,朱某向小张和赵某支付了13万元并当场履行完毕,而房产归朱某所有。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和财产纠葛也画下句号,小张和生母张某关系得以修复,张某与朱某和平离婚,离婚财产也完成切割,本案顺利执行完毕。

1727659674270.png

执行手记

以“三理”促成调解——顾及情理、讲明道理、诠释法理

婚姻家庭矛盾中,往往互相都在争一口“气”,执行干警身处双方矛盾中间,只有通其“情”、达其“理”才能消其“气”,促其“和”。这就要求执行干警要顾及“情理”、讲明“道理”、诠释“法理”。

1727659696452.png

婚姻家事执行案件的“密码”,并非法律条文的机械运用,而是执行干警用心用情、利用多种方式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以达到消解矛盾、定分止争的目的,最终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江阳区法院执行干警在婚姻家事案件的执行路上,一直努力着……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