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凉山的山峦的怀抱中,隐匿着一个被历史轻抚的小镇——越西县中所镇,文昌文化发源于此。近年来,随着国家4A级景区“水观音”文昌故里的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陶家营家风示范村更是以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乡村治理的新标杆,越西县法院中所法庭面临着案件数量激增,类型纷繁复杂的新挑战。
中所法庭以“笃行孝道,和睦宗亲”的文昌文化为指引,探索出一条以文化涵养法治,以法治保障发展的新路径。他们深信,文化的根与魂,是法庭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石。
以文立根,找准文化提升主业的新路径
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在中所法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进“家事调解室”,一抬头就能看到当地特色调解俗谚、家风家训等文化标语,中所法庭坚持“以家风带动乡风,乡风促进民风”,一个个看似棘手的矛盾纠纷,在“三风法庭”的文化的浸润下迎刃而解。
张阿姨和李叔本是一对恩爱夫妻,近些年因为一些矛盾积压闹到法庭。在法官李晓兰的引导下,两人开始逐渐回忆起年轻时携手奋斗的日子,从刚开始的吵得不可开交逐渐变得缓和。
李晓兰见状说道:“生活总有起起落落。但无论如何,家人之间的理解和支持都是最重要的。你们看看这墙上的‘家和万事兴’,不就是最好的提醒吗?”
接着,李晓兰开始以文昌文化内涵讲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文昌文化教导我们要和睦宗亲,这不仅是对外的,更是对内的。一个家庭,只有内部和谐了,才能抵御外界的风风雨雨。”在法官耐心调解下,这起离婚纠纷很快就化解了。
法官们通过不断深入学习文昌文化的精髓,将“讲法治、守礼仪、重善治、尽忠孝”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庭法治文化。三年来,诉前化解成功率高达95%,成为了法庭工作的一大亮点。
以文兴业,找准文化服务发展的新路径
中所法庭不断创新多元解纷机制,主动与辖区乡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调解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一网运行、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探索出了“1+N”诉源治理模式,通过诉前纠纷“平台导入→基层调解→当场履行”化解模式,实现矛盾纠纷的“一站式”全方位化解。
不久前,人民调解员依达约布收到了一面锦旗。“多亏了约布调解员,我才得以追回我的钱,真是太感谢了!”李女士满怀感激地说道。
案件发生在2024年5月17日,原告李女士因一时疏忽,将应转给他人的一万多元工资误打入了被告巴足某某的账户。面对被告坚称款项为应得报酬的强硬态度,且李女士缺乏其他证据支持,案件一度陷入僵局。然而,依达约布并未放弃,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从多个角度细致询问被告,捕捉到其言语中的破绽,最终被告承认该款项为不当得利,并在调解现场即时返还。事后,约布感慨道:“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群众,这份工作赋予了我无比的成就感。”
目前,中所法庭共有调解员18名,每日常驻2名调解员,每月调解分流案件超过200件。三年来,离婚纠纷、民间借贷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化解率分别从52.94%、43.33%、80%上升至92.52%、75%、97.37%。
“以前调解案子单打独斗,现在跟各基层组织一起联手,诉源治理合力明显增强了。”中所法庭庭长吉俄热吉感慨道。
坚持以文化人,找准文化助推治理的新路径
“坐在办公室,案件永远化解不了”越西法院院长肖正富深刻指出:“唯有躬身实践,深入一线、基层与群众之中,方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他强调,法律服务与法治理念的传递,必须贴近民心,直达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秉持“以文化人”的理念,中所法庭在所辖六乡镇设立了法官工作室,每月都有一位“行走的法官”走进基层,无论是企业面临的法律迷局,还是百姓日常的琐碎烦恼,都能在这里找到解答的钥匙。年均超200人次的来访,见证了“机关法官”向“家门口法官”的转变。
调解工作亦随之深入基层,法官们与基层调解力量携手,频繁穿梭于乡镇之间,共开展“法润新风、和美中所”系列走访活动25次。三年间,235次深入细致的座谈培训与纠纷联调,成功就地化解矛盾330余件(次),有效遏制了纠纷的蔓延,让矛盾在源头熄灭,于萌芽中化解。
宣传的触角也延伸至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以“节日普法、地摊讲法”等创新形式,让法治精神如细雨般滋润心田。三年来,共计宣传73场,惠及近8万人次,特别是通过90余次带案下沉的巡回调解,案件调撤率高达90%以上,不仅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深远影响,更让法律完成了从“冰冷的纸面”到“生动的社会实践”的蜕变。
在中所法庭的努力下,一幅幅诉源治理的新“枫”景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徐徐展开。这里不仅有法治的威严与公正,更有文化的温暖与力量。中所法庭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法治与文化交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