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千言万语,让公平正义直抵人心

来源: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 作者:殷孝洋 发布时间:2024-04-17 14:51:51

题记: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成长之路从我第一次踏入法院的大门后被推着前行了六年。从初出社会的莽撞无知到如今脸上满是一腔热血与责任担当,青春在不断试错与经历中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一段旅程点燃了心中的炙热,照亮了我的未来,无数次调解,汇成千言万语,只为让公平正义直抵人心......

少年们总是会对未来憧憬,幻想着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是出于父亲日常生活带给我的正义感,还是母亲让我体会到的职业荣誉感。又或者是被某部电视剧人物所吸引,误打误撞亦或是命中注定,2018年9月的一天,我敲开了法院的大门,踏入了这片庄严的圣地,成为了一名书记员,从立案庭到民事审判庭。从最初无从下手、一问三不知到现在游刃有余;从第一次开庭紧张到胃痛到现在独立调解纠纷、撰写文书;从第一次被当事人骂哭到一次次收到当事人的感谢锦旗,我最大的体会便是责任与担当。六年时光,我看到了人生百态,感受过爱与温暖,遇见过最无知的人,也触碰过最硬的心,曾收获过真诚的感谢,也品尝过诛心的“问候”。其实刚开始我不止一次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是智力,我怀疑过自己也许不适合这份工作,我怀疑我太过感性,太过去陷入当事人的悲喜。我也曾受到专业知识的欠缺所带来的鄙视。可无论经历怎样的逆境我都感谢自己没有放弃并且一步步的成长。我积极主动的学习业务知识,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良好的法律素养,以真诚和爱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作为民事审判庭的书记员,我深知这里最贴近生活,最贴近人民群众。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当事人都是普通的人民群众,我们所发出的每一份法律文书都能影响到数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庭前我会认真的和双方当事人沟通,了解当当事人的诉求,开庭时的记录我锱铢必较,庭后我会反复和当事人进行沟通积极调解,一次不行两次甚至多次,只为做好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的铺垫工作。慢慢的我成为了同事们口中的“调解小能手”,成为了法官们的“得力小助手”。

谢院长曾经问过我们“你认为法院给你带来过什么”,其实,我认为书记员不仅是一种职业,也不能仅当成是一种工作,年轻人应该主动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

民事案件是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因财产、人身关系产生的纠纷,如果说刑事案件中办的是别人的人生,而民事案件就是让老百姓过无忧的人生,我认真对待每一件案件,因为作为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我们所需要解决的每一个当事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当事人能到法院那么就说明他们遇到的困难已经无法调和了,他们只能求助于我们,而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去化解矛盾。我始终认为每一个民事案件应当能调则调,判决仅是法律的最后底线,是当我们无法用情理调和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特别认可“如我在诉”这句话,所以每当我拿着案件我总是会首先去分析案件的情况,站在原被告方去单独审视案件,最后找到调解突破口“晓之以理,”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先机,因为在当事人的心里她知道你是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人,这个时候只要足够有底气,抓住双方的内心真实想法,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件,被告是原告父亲的护工,但是常年的护理让被告和原告的父亲产生了感情,在原告父亲去世前原告声称被告在其父亲瘫痪在床的时候用其父亲的手机转款60000元,于是原告去了公安机关报了案,后因证据不足没有立案,故其诉至法院,我拿到该案后随即通知了被告到法院,通过沟通了解,被告和原告父亲确系同居关系,兢兢业业照顾原告父亲近十年,钱确实是自己转的,是原告父亲同意支付给她的,我问他每个月照顾其父亲有没有额外的护理费,他说只有一千五元,而这十年都是她在照顾日常起居,确实也不容易,也确实产生了感情,只不过确实无法提交证据,我安慰了被告,我告诉她我理解你的辛苦与委屈,但是现在暂时无证据的情况下如何去认定这笔钱是赠与呢?如果到时候该案涉嫌犯罪法院移送公安机关的话怎么办?有必要吗?被告在听取了我的劝说下同意退还,但是又认为自己常年的付出很委屈,我又找到原告,一次次给他打电话告诉他被告这些年的付出,她认可这些年确实是她在照顾其父亲,且每个月只支付了1500元的护理费,我告诉原告,阿姨这些年确实也很不容易,不辞辛劳的照顾你的父亲,让他安享晚年,这也是你作为子女没有尽到的孝心,阿姨默默的为这绵薄的薪水为你尽心尽责的照顾了你父亲十年,每个月1500元,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少了五千一个月能请到人吗?我可以给阿姨做工作让其退一点出来,但是多少还是留一点给阿姨吧,这也是你尽孝的一种方式。

原告最终同意了我提出的调解方案,最后我给阿姨说让他退了一半出来,双方各让一步,当天阿姨就去银行把钱取出来给了原告。

通过这在法院工作的六年时光,我坚定的认为作为法院人,我们决不能为了办案而办案,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人民的行为,古往今来海内外,所有国家皆以法为外规,德为内矩,缺法国家无序,少德民族无力,寻常老百姓家的纠纷,不一定都要迈入判决这一强制性规范来约束双方,更多的往往通过调解疏导、打通当事人内心症结这一方式更能有利于实质性化解纠纷,而我们所做的,民事纠纷更需要调解的千言万语,来让公平正义直抵人心,拨开乌云见艳阳。

其实你要问我,来法院是为了什么。我无数次都从内心回答自己:从第一次踏入法院的大门,我就坚定自己的信仰和目的,学知识,学经验,作为法院的书记员,是法院案件办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始终认为法院的每一个书记员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带来的职业荣誉感,更多的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争作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如今,可能会有很多人感到不满足,但是说句实在的,我认为,人应该常怀知足,才能感受到人间的幸福,我很庆幸在我成长的路上能碰到这么多良师益友。六年的时间,我找到了我真正想要什么,我也努力去给予社会更多自己能贡献的力量,我也努力将自己未来的人生过得更好。

我希望有一天在法律文书中间的部分能属上我的名字,或者我能坐在审判庭的两边,又或者能成为敲击法槌的人,不悔成为万千法律人,也希望能永远追随榜样而成为榜样,路虽远,行者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用我们法院人的千言万语,让公平正义直抵人心。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