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州市达川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黎泽心在2020年全市法院院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上,以《内外并举 分层治理 积极探索达川法院诉源治理新实践》为题作了交流发言。
黎泽心指出,2019年以来,达川区法院在上级法院有力指导下,秉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理念,坚持“整体推进、内外并举、分层治理”的工作思路,探索成了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新实践。取得了速裁案件占比率、民商事案件调撤率、审判质效“三同升”,民商事案件受理数量、总体案件增速、平均审理天数“三同降”的良好效果。
“点线面”结合,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一)面上推动,激活共建共治“一盘棋”。积极争取党政支持,主动向区委作专题汇报,助推区委政法委出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实施意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四治”体系构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作书面交流。
(二)线上延伸,织密多元解纷“一张网”。依托区委政法委下设的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成立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内设9个专业调解站,外联23个行业部门,汇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力。会同人社局、民政局、农业局、妇联、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签订合作备忘录,形成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
(三)点上聚力,共绘诉非衔接“一幅图”。线下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引进律师、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调解委员会等解纷力量进驻法院,根据各类纠纷特点做实诉前分流。线上推广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吸纳人民陪审员、行政机关调解员、网格员组建特邀调解员库,在线接受法院指派调解案件。
“前中后”过滤,探索分层治理新路径
(一)前端治根,把牢矛盾纠纷“萌发关”。加强法治宣传,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堂“进社区、进企业”活动,走访辖区重点企业十余家,提供法律咨询上百次,引导树牢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墙、制作动漫《诉讼需谨慎,多元解纠纷》,引导民风向好,获省高院肯定。围绕金南大道拆迁、秦巴医贸园建设等重点项目,发出司法建议18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提前防控和化解重大矛盾风险。
(二)中端治本,把牢矛盾纠纷“化解关”。主动对接城乡社区治理、“无讼社区”创建工作,在全区设立32个法官工作室、6个法律服务站、20个巡回审判点,实现“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全覆盖。参与创建的杨柳“无讼无访社区”品牌在全市打响。建立法官挂包诉非对接机制,全院48名法官、法官助理下沉到村包片定格,与基层组织、网格员深度合作,联合开展纠纷化解、矛盾隐患排查,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后端治症,把牢矛盾纠纷“成讼关”。发挥好诉前调解“分流器”作用,守住案件成讼防线。特邀翠屏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达川区道路交通调解委员会入驻,接受法院诉前委托调解纠纷。创建人民调解品牌“蔡柏调解室”,接待咨询1277人次,调解成功314件,得到省依法治省领导肯定。加强“民先调”系统与法院诉讼系统对接,组建专业法官团队推进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诉前分流成效明显。
“速质效”齐抓,完善诉内治理新机制
(一)繁简分流增强效率。建立案件分流机制,出台《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办法》,明确分流程序及标准,做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整合人力资源配备,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模式,设置11个速裁团队,专办简易速裁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去年以来,速裁团队共受理案件3012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60.6%;结案2934件,结案率达97.4%;平均审理天数34.11天,同比下降14.8%。
(二)强化举措加快速度。建立诉讼辅导和风险告知机制,利用类案检索系统对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推广诉前鉴定工作机制,促进案件诉前分流化解。以提高保全到位率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诉前、诉中保全,设立集中保全中心,出台《财产保全工作规定》,实现立执审有效联动,促进当事人达成和解、生效裁判顺利执行。2019年以来,诉讼调解1408件,执行和解425件。
(三)注重监管提升质量。深入推进类案检索,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强化院庭长和审管办审判管理职责,及时梳理明确各项指标要求,准确掌握审判运行态势,做到提前预警、调度到位。加强重点案件监管,推动办案质量提升,减少诉内衍生案件。
黎泽心表示,诉源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发力、厚积薄发。下一步,达川区法院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和中院院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上级法院部署要求,对外牢筑纠纷预防化解基层基础,对内狠抓衍生案件治理,持续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法院力量。(刘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