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烽火硝烟 江山激昂 西昌铁警红色行走悟初心

来源:西昌铁警 作者:方韬 发布时间:2021-03-31 16:20:11

一段岁月,激情澎湃,铭记于心。

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展望未来。
  在党史学习教育暨教育整顿学习教育中,西昌铁路公安处注重用好红色资源,就地就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了解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微信图片_20210331161417.jpg

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的安顺村,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地”闻名中外,这里浓墨重彩的记载了中国近代史上两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紫打地,红军17勇士胜利强渡大渡河,这两起结局截然不同的历史事件,不仅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更是前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2021年3月30日,西昌铁路公安处组织处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前往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开展“重走长征路 学史践初心”主题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331161421.jpg

喊出铮铮誓言  彰显忠诚警魂

在党委书记、处长田野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干部民警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前,面向党旗,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恢宏的誓词,强烈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干部民警,一字一句,神圣而豪迈,铮铮誓言,体现了西昌铁警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

微信图片_20210331161426.jpg

接受红色洗礼  追忆革命先烈

在纪念馆讲解员引导下,全体干部民警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展厅,他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一边驻足观看书籍、照片、遗物等珍贵史料,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在眼前浮现,大家无不为战争年代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所动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微信图片_20210331161436.jpg

观看战斗影片  感悟革命之路

全体干部民警集中观看红军强渡大渡河战斗影片,轰鸣的炮火、激烈的交锋、冲锋的号角,一幕幕壮烈的战争画面将全体干部民警的思绪带到了红军不怕牺牲、英勇强渡大渡河的革命岁月。

微信图片_20210331161445.jpg

聆听党史党课  坚定理想信念

在红军指挥楼前,全体干部民警认真聆听了微党课,老师生动且富有感情的讲解,让全体干部民警感悟了毛泽东同志诗句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深刻内涵。

谈体会 悟初心 矢志不渝践使命

通过此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全体干部民警对红军强渡大渡河的那段革命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大家纷纷围坐在一起,谈体会、悟初心。

工会主席  廖云鹏

党史,是革命真理的海洋,是革命精神的宝藏。学党史,坚定不移新长征;记党恩,奋进实现中国梦!

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  杨勇

今天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纪念馆。对革命有了些不一样的感想。跟着讲解员慢慢的。进入了那一段恢弘的历史。作为天险的大渡河,渡口安顺场。石达开率3万太平军葬身于此。但是毛泽东率3万红军胜利渡过大渡河。两个历史重演,但结果大相径庭。中国工农红军,以惊人的毅力思想精神,战胜了一切看似不可能战胜的战争神话。我被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所震撼。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

警卫支队支队长  汪剑门

为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今天公安处组织我们参观了《红军强渡大渡河陈列展》。前辈们英勇无畏的革命事迹深深的震撼了我,有信仰才能有力量—无坚不摧,有信仰才能无所畏惧—奋勇向前。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让人荡气回肠,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治安支队政委  宋文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八十多年前,就在这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先辈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在新时代我们需要这种精神,要用这种力量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激励着我们不断反思、更好的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对长征精神而言,不仅需要铭记,更需要学习,要树立走好新长征路的坚定信念,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不忘初心,奋力前行,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禁毒支队队长  罗炜

感受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必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珍惜当下,砥砺奋进,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