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着力构建“全区域统筹、全过程分类、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一、坚持全区域统筹,构建“多方联动”体制机制
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对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研判部署。实行“日督查—周通报—月考核”和问题反馈、排名通报等制度,建立县、镇(街道)两级督促机制,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分类”的要求,压实45个成员单位责任,“县级牵头抓总、部门协同配合、两级督查、三级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坚持全过程分类,健全“投收运处”工作体系
全力实施“一年打基础、两年提标准、五年成模式”计划,以“三化”提质增效为目标,不断完善“投、收、运、处”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注重前端分类标准化。完成971个标准化投放站点建设改造,全面落实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布局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165个、减碳小站1座,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110个,搭建可回收物预约收运服务平台,推动再生资源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两网融合”。强化中端收运规范化。大力推广新能源收运设备,配置四类垃圾收集收运车辆570辆,完善135条分类收运路线图、时间表,实现投放管理责任区分类收运全覆盖;认真落实生活垃圾零填埋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分类收集、压缩中转、焚烧处置”闭环管理,严控“跑冒滴漏”问题,目前日均转运生活垃圾约378吨至邛崃市宝林垃圾发电厂处理,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在100%。突出末端处置多样化。引入社会资本,投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座、大件垃圾分拣中心1座、园林绿化垃圾处置站1座,改建有害垃圾暂存设施1处,科学运行“两中心一暂存点”;实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厨余垃圾收运处置服务外包,依托社会企业对社会厨余垃圾进行统一收运处置,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收运处一体化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12月建成投产。截至2023年10月,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41.81%,资源化利用率达81.77%。
三、坚持全社会参与,营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
以示范创建为契机,将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日常管理工作纳入镇(街道)、社(村)基层党建内容。将垃圾分类监督引导纳入社区治理“微网实格”工作清单。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平台,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等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串联效应,国民教育学校覆盖率达100%。录制《分类垃圾,守护大邑》原创公益歌曲,广泛发动各镇街、各部门、广大群众进行跟唱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协同社治、教育、卫建等部门,以“线上推广+线下宣传”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家喻户晓,入户宣传季度覆盖率达50%以上、居民知晓率达99%以上,专题宣传活动被新华网、川观新闻等媒体报道。
下一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探索建立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为助推做优做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核心功能、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全面构建“1392”协调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