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2024年11月26日,巴中市实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以走进生活——观察·思考·表达”为主题进行了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组语文老师交流与分享。
学贵有法,贵在得法。王丽君老师以统整单元资源,学得习作方法为目标,分享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写观察习作。首先,以“导语页”为引,让学生观察动物,水培植物,激发观察兴趣。其次,借助“资料袋”,习得观察方法。最后,以“阅读链接”为例,展现细致观察,让观察日记变得生动有趣。 连续性观察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洞察力。蒲靖老师结合上次外出学习的经历,分享教学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她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用多种感官观察,提出观察的角度不同,内容也一定会是多样的。 本单元安排的第一篇课文是三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饶亮老师再次解读了三首诗,古诗的意境美和诗人多角度、多感官、持续性观察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还让学生继续去探寻古诗中的多角度、多感官观察,对所学方法进行夯实。 何颖老师以《绿豆成长记》为例分享了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她从种植前的准备、种植绿豆过程、注意事项、持续观察、期待与展望几个方面分享了学生的优秀习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蒲彩霞老师认为我们不仅要观察还要写好观察日记。她与大家分享如何教学生写好观察日记。首先,要确定具体的观察对象,然后,围绕这个对象进行全方位地连续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及时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可拍照记录,抓住特点,展开合理想象并巧用修辞。 观察记录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文字表达能力。李婷老师根据教学实践交流了做观察记录的重要性。用图片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孩子们做的精彩观察记录表,一张张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表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提升了习作水平。 最后,唐燕老师分享观察日记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同一般日记不同。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怎样指导孩子进行观察。观察植物时,一般要注意形态、颜色、气味、感觉和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红豆、绿豆、蒜头、黄豆等多种植物为例,孩子们观察到种子发芽、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些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显现的细微变化。学会观察,即是热爱美好生活! 活动最后,教科室主任陈仕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四年级组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课标的解读以及老师们的用心。落实了高段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发展性、拓展性任务群,方法得当,习作有效。她希望我们的教研欣欣向荣,呈现万千花盛开的局面。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