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路,花香满径,步履匆匆,裹挟着求知若渴的热情。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14日至15日,巴州区第六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军组织相关教师前往重庆鲁能巴蜀中学、重庆字水中学开展考察学习活动。旨在通过深入观摩,汲取前沿的教育理念,学习学校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生涯规划、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拓宽教育教学视野,提高教师的凝聚力,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站 重庆鲁能巴蜀中学 11月15日上午,重庆鲁能巴蜀中学副校长张小平陪同我校教师参观校园,讲解建校历史、办学特色、课程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气息,令我校教师受益良多。 交流会议中,重庆鲁能巴蜀中学校长李兵从校史沿革、政府关怀、学生培养、师资力量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随后,高中部副主任张晓波就新高考教学做《优化教研模式,强化制度管理,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讲座,围绕“办法与成效,未来与愿景,发展与困惑”三个层面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举措及成效作了具体阐述。学校本着“问题导向、顶层设计、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稳妥推进”的改革思路,制定了《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该意见以推进“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三把两重”为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重课堂实效、重学生获得”。并通过“统一思想,建立机制”“以学习为抓手,促进观念转变”“四项举措,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备课环节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多项举措,扎实推进“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生处副主任郭敬介绍了学校的特色德育课程和学生自主管理等内容。在座谈交流环节,高2026届年级主任张志辉,专职心理教师彭永嘉分别对高三年级学生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座谈交流。我校老师围绕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打造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第二站 重庆市字水中学 11月15日下午,重庆字水中学校长党晓梅向我校教师介绍了学校的特色理念,作了《践行“成长教育”理念,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讲座,从文化建设、课堂建设、课改实践和教师发展四方面分享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教科处主任罗欣分享了在教研与师训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绩。
召开交流座谈会 11月18日下午,在学校5楼会议室,考察团围绕考察学习情况谈心得体会,大家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听完了大家的发言,王军校长总结讲话,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他强调:“一是落实好立德树人、全面育人。要立大德、树大人,学校要深度挖掘校园文化,要重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让孩子释放自己的活力、激发创造力。二是研究透彻、利用好新高考内涵。要利用好有关高考命题解读的书籍、杂志、论文,不仅仅从技术层面、更要从大命题、大备考、大教学方面抽丝剥茧。三是多元培养创新人才。拓展体育艺术生、美术生培养路径,充分利用好国家专项招生政策。四是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要学习名校高效评卷、复习备考精细化管理、考后精准分析等教学常规的扎实落实。五是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六是全面转变育人方式。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都要转变思想,不应只是‘育分’、更要培育有理想、有抱负、会创造的未来人才;要落实好课堂标准,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
本次考察学习活动,老师们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收获颇丰。相信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中,我们会以更宽的眼界、更优的教学,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向着更高质量发展。 重庆鲁能巴蜀中学简介 重庆鲁能巴蜀中学,是重庆市江北区所属公立完全中学。其前身是重庆鲁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巴蜀中学于2007年9月联合创办的民办鲁能巴蜀中学,2021年8月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由江北区政府接管。 鲁能巴蜀中学与重庆巴蜀中学一脉相承。校训:公正诚朴。核心教育理念: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德育理念: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管理理念:责任立己,制度立校。办学特色:挖掘潜能,张扬个性。鲁能巴蜀中学教育教学坚持与重庆巴蜀中学同步管理,统一理念,统一教研,统一课程,统一进度,统一测试,统一目标。短短十余年,已成为一所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都有广泛影响的著名中学。 重庆市字水中学简介 重庆市字水中学,市级重点中学,占地225亩,现有玉带山、红土地、南桥寺等三个校区,教学功能设施完备。现有行政班级171个,其中初中教学班114个,高中教学班57个,学生人数8600余人,学校现有在岗教师620余人。 学校继承了百年书院教育和百年现代教育优秀传统,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了“把学生放在最中央,让师生拥有幸福感”的治校理念,“做人包容、做事卓越”的文化精神,“正心如字,明徳若水”的校训,“陪伴、点燃、生长”的教风以及“阅读、思考、表达”的学风。学校建立了“先学后教、及时反馈、小组合作、整理归纳”“十六字”教学原则,开设有入校、离校、社团、仪式、家校共育等德育特色课程。推进了“语文主题式学习”、“英语原版海量阅读”、“复式外语教学”、“关键语种人才培养课程”、“5A强基课程”、“拔尖人才培养课程”、“假期自主学习体系构建”、“互联网+私人定制课程”等教学改革。